花生糖
澳門、台灣土產之一,
製作過程主要是把麥芽糖(花生、砂糖)以大、中、小火煮至濃稠狀態,
待冷卻凝固後切成小塊即成。
早期的花生糖成份只有花生及糖,
然台灣的 花生糖經過不斷的創新和研發起而改進出多種口味,
如:黑/白芝麻軟糖、花生軟糖、黑芝麻酥糖、花生酥糖、杏仁、核桃、南瓜子酥糖等。
南瓜子酥糖(翡翠瓜子)
甜杏仁酥糖(加州杏仁片)
香芝麻酥糖(上等芝麻)
貢糖(香甜酥脆)
糖鎮杏仁荖(酥脆鬆軟雙口感)
起源
花生酥糖在台灣最早應緣於中壢,之所以成為中壢之寶,
其說有二:
- 為日治大正時 期,當時為皇太子的昭和天皇巡視台灣時,湯東海先生以其所製之酥糖,貢獻為新竹州之土產,後來更參加日本博覽會得特優獎而大大出名,自此成為本市名產。
- 在昭和四年時(1929年), 有一對范姓夫婦在雲林購回花生後,製成一塊塊的花生糖,再拿到現今的第一市場去賣,在手藝與貨真價實下,生意愈來愈好,有時為應付客戶,一天曾連下數鍋, 更經常好幾天為了趕付貨品而日夜無眠。
黑芝麻軟糖
發展
後來在名聲遠播下,酥糖的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中壢酥糖的美味已是毋庸置疑。而由於在十餘年前,臺灣的美食開始走向高級多元化的經營方式,消費者的 習慣漸有改變,使得一直受到歡迎的酥糖業者受到打擊,許多店家也慢慢走上歇業之路,或走向多元化的經營,目前純粹只賣酥糖的業者已寥寥可數。
雖然如此,中壢酥糖仍是異鄉遊子最懷念的口味。
白芝麻花生軟糖
其台灣花生軟糖的製作方法,係將精選之花生清洗後,與適量的麥芽糖、植物油等混合後,經數十分鐘的高溫煉煮,直至花生酥軟,與糖完全混合為止,再經 切割、包裝,即成一包包可隨身攜帶的花生軟糖。
內文轉載自維科百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